从钟薛高、熊猫不走再到酱香拿铁,他们曾因擅长包装、定位、服务、联名等营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超预期的情绪价值”,但如今却面临着“繁华消逝,留下一片凄凉”的尴尬局面。是情绪营销失灵了吗?还是这些品牌没有正确使用好情绪营销?
这些问题的背后,藏着情绪营销的几个关键点。
一、什么是情绪营销
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·科特勒将消费者的行为划分为3个基本阶段:一是量的消费阶段,即人们追逐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;二是质的消费阶段,即寻求货真价实、有特色、质量好的商品;三是情绪情感消费阶段,即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,它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,当下来说,即情绪消费。
二、为什么需要情绪营销?
从当下市场消费状况还可以看到一个特点:注重自我。
不再一昧追求名牌、进口、潮流,更注重自我喜好,颇有“千金难买我开心”;同时在家庭消费外,更注重自我满足、自我提升,中老年退休夕阳消费,青中年为自己的爱好买单等等。从市场饱和度到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,企业再卷产品、卷价格已经很难有出路了,情绪变成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影响因素了。
三、怎么做?
1. 了解自己的用户。
2. 全链路情景设计,搭建场景。
情绪营销是希望通过对用户心理的深度洞察,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接触链接客户,从而让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,让用户真正认可品牌。
更多详细情况,请在线咨询卓小越,或拨打总监热线:13565871840(同微信)